| 观点

“我走后,把遗体捐给医院做研究,再拿2万块钱作党费交给支部”

北京日报   2021-04-13

“我走后,你们一定把我的遗体捐给医院做科学研究,再从遗产中拿出2万块钱,作为党费交给支部。这是我的两个心愿,算是为党作的最后一次贡献。”

记者前天在房山区西潞街道苏庄三里社区,聆听到了这样一堂生动的党课——社区党委老干部党支部九旬老党员杜士全,曾在遗嘱中写下上面这段话。老人今年年初不幸离世,他的家人遵从遗嘱,完成了老人的两个心愿。

“父亲在世的时候经常说,自己是个苦孩子,有了中国共产党才过上好日子。”杜士全的四子杜文广说,父亲出生在1932年,本该欢乐的童年正赶上战争年代,生活很苦,新中国成立后,他当了兵、入了党、参加了工作,命运发生了巨大转变,“他非常关心国家大事,最爱看新闻联播。虽然视力不好,但拿着放大镜也要读书看报。”

在孩子们眼中,杜老是个很要强的人,除了过年,他从不要一分钱生活费。保姆的工资、家里的日常开销,全都靠自己每月不到5千块钱的退休金,家中陈设简单,生活过得并不富裕。“这2万块钱,老人应该攒了很久,这说明,他早就有交大额党费的想法,只是没告诉支部。”苏庄三里社区工作人员臧小洁说,之前每次支部组织党员献爱心活动,杜老都是第一时间赶到,把钱投到捐款箱里。2002年,为了给社区秧歌队做影像留存,杜老还个人出资为队伍捐赠了一台摄像机。

杜家四世同堂20多口人中,受杜老影响,超过一半人入了党。当老人生前提出要从遗产中拿出2万元交党费时,全家都赞同。但对于另一个心愿,家人的意见难以统一,吵得不可开交,“您有四个儿子,都挺孝顺,捐遗体这事儿传出去,别人以为您没人管了。”杜文广回忆,面对反对的声音,父亲说:“我已经老了,捐献遗体,是我为党、国家、社会作的最后一次贡献。”说罢,便回屋休息去了,刚刚还有些喧闹的屋子里,一下子安静了,家人们有的低着头,有的望着天花板,努力不让眼泪流下来。杜老去世后,家人一起将遗体送到了医院,遵从老人想法,没有搞遗体告别仪式,家中也不设灵堂,只在墓地做了个衣冠冢,便于日后纪念。

“我的父亲是在党旗下成长起来的,他对党的感情很深,现在,遗嘱中的两个心愿完成了,他应该很欣慰吧。”几天前,杜文广将2万元党费送到社区党支部时,红着眼圈说,“永远听党话、跟党走,不忘初心、方得始终的家风,要一代代传下去。”

(原标题:九旬老党员的两个遗愿)

来源:北京日报 记者 陈强

流程编辑:u010

版权声明: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或改编。

编辑:u010


热门推荐

精品放送

换一换

Copyright ©1996-2020 Beijing Daily Group, All Rights Reserved

京报网版权所有